[资料]旧金山同志影展对Ciao主创的长篇访谈



影评人Michael Guilln注:

       今年早些时候在旧金山同志影展,我曾跟朋友提及我会邀请Yen Tan电影《Ciao》的主角Alessandro Calza来我家吃酸奶菰米饼,他们打算不请自来,而且显然不是冲着我的酸奶菰米饼!幸好我的淡化处理让他们忘记了这事,从而让我可以从专业的角度与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展开一次对话——尽管我得承认对话中那些闲谈增加了很多乐趣。《Ciao》是我在旧金山同志影展上最喜欢的电影,现在仍在放映中。尽管Dave Hudson在Greencine日报的汇总影评显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该片,但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有的评论也并不是那么公正。人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一个事实上:任何由同志影人创作并引起轰动的同志影片都该值得推荐。Yen Tan的电影不只满足这一点,并且它的成绩也确实难以忽视。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论我难以给予包容心的原因是,它们对影像师Michael Roy、剪辑师David Patrick Lowery和服装设计师Clare Floyd DeVries的努力一笔带过。做为旧金山同志影展的热门电影,《Ciao》再次展示了影评家和观众间的巨大鸿沟。

* * *
Michael Guilln:  Alessandro 关于这部片我首先想到的是你俩隔了多远。Yen在德克萨斯,你在意大利。你们怎么开始合作的?

Alessandro Calza:得感谢一个意大利的电影下载网站,我看了Yen的第一部电影《生日快乐》。很多电影在欧洲都没有发行渠道,因此除了下载你永远看不到它们,比如Yen的《生日快乐》,又比如《热带病》。完全无意的,我上网搜索发现了Yen的网站还有联系方式。我不知道为什么决定写信給他;他的网站非常醒目,他的邮箱也很容易得到,就好像他在等待别人对他电影的看法,这跟一般导演不同。多数情况下你对导演一无所知。因此我写信給Yen告诉他我很喜欢《生日快乐》——我现在依然喜欢。接着我们就通过电邮开始聊起来,他很受宠若惊的样子。

Yen Tan:这是2004年的事,很久以前了。

Michael Guilln:接着你也去看Alessandro的网站,结果大跌眼镜对吗?(笑)

Calza:事实上这既是问题也是好事:我和Yen都喜欢那种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男人。这让我很满意,因为我们可以发展一段真正的友谊。

Tan:我们不用考虑把对方哄上床,完全是柏拉图式的关系。每次我们跟人讲这个,人们就会大叫:“不~!”

Guilln:我之所以问这个,因为在电影文化里网络交际正显示出独特的社交联谊潜力。我在线认识了很多作家,之后再在电影节和他们碰面。这帮助我搭建了一个小圈子——单靠在洛杉矶碰面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的。言归正传,让我感兴趣的是你们将网络媒介发展为了一个创意平台。能告诉我你们的故事大纲怎么来的吗?还有你们是怎样摒除距离因素打磨出一部电影的?

Calza:Yen那时正在构思一个三部曲,他想同时创作三个脚本。当时我们已经走得很近,我了解早期欧洲电影,塔可夫斯基、法斯宾德、温韦德斯;他则对当代导演更熟悉些。另外我很喜欢音乐,我们开始交换心得。

Tan:《Ciao》的剧本得来全不费功夫。就在我跟Alessandro交的聊天过程中产生的。我有意识的以他为原型创作了意大利主角。当时拍摄面临肯多困难,启动开拍问题,资金问题,等等。因此《Ciao》最初被设计为一部讲意大利型男在美国的空心浪漫喜剧片。

Guilln:很高兴你把它給否了。

Tan:那该是一部若干年前就可以拍成、若干年后会感到尴尬的电影吧。事后我多半会想:我干嘛要拍它?在我写剧本的时候我还没想到那里。我只想拍点什么,我不介意拍成什么。谢天谢地的是,我把剧本发给Alessandro看后,他非常严厉的向我指出了问题。他尤其不喜欢以他为原型的那个角色。到这时我才考虑到或许我该后退一步做更多的思考。

Calza:是的。因为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当一个意大利人在一部美国电影里,他就该像Antonio Sabato, Jr.那样,扮演一个有意大利背景的迈阿密同志酒保。爱荷华州的人都这么认为。我不觉得这样合适。另外考虑到电影本身,一个传丝绸衬衫、显摆着装和风格的角色实在太分散注意。所以我批评了那个角色。

Guilln: 所以你寄给了Yen另一个剧本? 你重写了剧本?

Calza: 不,没有。当时我们只是讨论。我没打算写什么 。我们远没到由我改写剧本或参加试镜的程度——那是很后面的事了。

Tan: 只是一些我写給Alessandro看的东西,他給我建议,我重新思考。

Calza: 那时我还不知道:跟Yen在一起你得非常小心,你说的任何东西最后都可能进入他的电影。我没意识到跟他分享的所有个人细节最后会被写进剧本。


Tan: 接着我重写了一份,跟第一份依然很相似,只好那么一点点。那时有的同志电影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作品,在看过后我想,可能我不会想拍一部那样的电影,可能我真的该对下一步非常谨慎,因为这可能成为我导演生涯的一道永久伤疤。

Guilln:作为一个电影人,尤其是同志电影人,你的触觉是不是延伸得更广些?

Tan:是的。我想好吧,可能我该沿着一个方向走,看接下来会有什么,而不是去做一些能产生商业利润却不讨人喜欢的东西。尤其考虑到这是部小成本电影,承担风险是必要的。假如你不想拿出一点点钱来承担风险,那有什么意思?

Guilln:创新支配着美学。从最初的谈性小品到旧金山影展放映版,中间你大概修改了几遍稿子?

Tan:大约10遍吧。甚至就在开拍后我仍然对某些场景有所保留。我会通宵重写剧本,第二天一早交给演员,让他们有时间排练;有时也会全部砍掉一些场景。我有一个惯势(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的风格),就是剧本上很性感的东西在拍摄现场往往会被改动,因为我认为没必要。

Guilln:这种修改持续了多久?

Tan:一年半。中途Alessandro加入了进来。他提供了很多建议給我,我也不断将这些想法加入剧本中。因为他对剧本创作投入非常多,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决定应该按联合编剧的待遇向他付酬。

Guilln:那时你就打算让他演Andrea了吗?


Tan:没有。也许潜意识我打算让他演,但我不确定。他住在意大利,没有任何演出经验,那时我还没想清楚。最后我还是向他提出了。

Calza:那是六月。在他开始这个计划两年后,在我们开始讨论这部电影一年后,在开拍的前一刻,他问我要不要试镜。我们的试镜很有创意,全部采用新兴通讯手段。我把自己的个人生活拍成视频給他,我、他还有Adam Neal Smith在Skype上面排练对白(我在热那亚,他在达拉斯,Adam在洛杉矶)。

Tan:我发给他几页相关场景的剧本,他自己制作视频然后发给我,我看过后告诉他我的想法。他第一次发视频給我时非常紧张,收到我的意见电邮后,过了半小时才敢打开。

Guilln:《Ciao》在加入这么多国际化元素后——我是说,你在德州,Adam在加州,Alessandro在意大利——你还认为它是一部德州电影吗? 在达拉斯取景和在奥斯丁取景有什么差异呢?《Ciao》有没有反映达拉斯的电影文化呢?

Tan:在达拉斯取景和在奥斯丁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两个城市都有很多独立制片。达拉斯感觉更像是好莱坞的敲门砖。他们会用很少的预算拍出很高品质的画面,因此达拉斯有各种类型的电影拍摄。而奥斯丁往往是拍送交各大影展的文艺片。


Guilln:这说明了什么对吗?

Tan:对。感觉很怪。我一直以为奥斯丁的场景比达拉斯更容易分辨。尽管我不想把《Ciao》定义为德州电影,但在看过很多遍后我发现它的确是一部很德州的电影,只是表现形式跟其他德州电影不同——假如你懂我的意思。很多德州电影人习惯性的在拍摄电影过程中加入德州口语和方言,我不觉得我有这么处理《Ciao》。

Guilln:我得说,你通过拿德州方言来开涮很好的回避了这个问题。我指的是当Jeff和他的异父妹妹Lauren跟Andrea玩猜外语游戏时Jeff把德州俚语当作外语使用的场景。感觉很妙。

Tan:但还是有人跟我说,我不算本地人,因为我在德州只住了10年。我看待事物依然带着外来人的眼光。

Guilln:David Lowery是怎么成为你的联合制片人和剪辑师的?是不是因为达拉斯片场太紧凑了所以不得不引入外部合作?

Tan:大概如此。我8年前认识了David,当时我们还在探索拍短片。他和他的朋友,我们组成团队,一起互助完成拍片。我们在对电影的欣赏中共同成长,对电影的体会也与时俱进。很高兴我们依然喜欢同一类电影,不像其他很多德州电影人那样出现分歧。

Guilln:《Ciao》的整体美工非常出色,充满直白和影像化的元素。镜头非常凝固和平稳。Alessandro,做为设计师你是不是有份设计电影的造型呢?

Calza:不,我没有,都是Yen 在做。总体上很亚洲。亚洲风格一般很简约,有时候他们只靠纸张就能做出流行风尚来。听上去似乎很傻,但他们真的能想出非常震撼的创意,即便没有大的制作预算。Yen很擅长发掘他既有的东西。

Guilln:你的设计能力完全没被用到吗?

Calza:没有,完全没有。

Guilln:哪怕是电影海报?

Calza:那些是我设计的。

Guilln:我想说一下,我发现海报设计作了有趣的更替。我看到有两款海报:第一款是你、Adam和饰演Mark的演员三人的脸;第二款是你和Adam,中间有棵树。你将中间那棵树视同为缺省的Mark。

Tan:很有趣的发现。

Guilln:你为什么会选择那张通往树的小径做背景?

Tan:我来对整个设计元素做一下诠释吧。这是我和Alessandro相互激发灵感想出创意的又一个例子。随着加深了解Alessandro,我对设计的认识有了大飞跃。他会将他的想法告诉我,給我看他中意的,而我在看到他的展示和听到他的想法后会有新一层面的体会。这跟我向他推荐一些他没看过的电影一个道理。他会看过后说:噢,我懂你意思了。对我们来讲这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至于海报,我们做了很多相关讨论。我们的问题就是想搞清楚,《Ciao》是否该被定位为一部同志电影,好推动同志观众来看这部片。三张人脸的海报就是为吸引人们入场,有树的那版则更文艺些。不过我不觉得这样就商业化了,我想人们该不会这么看那款海报。

Guilln:你们现在用的不是这款吗?

Tan:不是 我们常换来换去。

Guilln:用树的那张吧,相信我。

Tan:你认为那张更好?

Guilln:它维持了电影的完整性。

Tan:树的场景其实很搞笑的。我们之所以选那个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最初剧本上Mark要走出公寓的走廊,这是个内景拍摄。但我们找不到一条足够长的走廊来拍广角镜头。当时已经开拍一周半了,我们仍然没拍这些走廊画面。最后我坐在我住的公寓外面,隔壁就是我们租来做内景拍摄的套间,我看到小径从建筑延伸到一棵树前。我突然想,噢,这个合理——角色从单元出来,沿着小径去取车的地方,车就停在树下。这样也能体现更多镜外空间。于是我觉得这样可行,非常可行。所以变成了户外,多了一棵树,树本身又有生机的意思在里面。

Guilln:希腊文里有个词叫"endendros",它表示在树上工和作生活,喻意在生与死的王国间徘徊。我相信这可能完全不是你的本意,但在我看来很像。它们是共通的。这就是为什么两张海报我推荐有树在中间的那张。我觉得它予人以视觉震动,这种画面能经历时光洗涤。

Calza:事实上我们有超过30张不同款的海报。

Guilln:我主要想恭维一下你的设计精良。你网站的互动陈述也很引人注目。能说一下你设计的背景吗?

Calza:《Ciao》成为电影,并不是因为我特别想出演。我从未有过这种野心,我从未学过演戏。但在90年代末当我开始上网后,我觉得利用新传媒扩展自己的能力会非常有趣。我的意思是我想让各地的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认识我,而旧传媒下你会成名总是有原因的。我打算彻底按照这个理念来做叛逆的事情。我想人们不问原因的认识我。受到艺术家Cindy Sherman 和Matthew Barney的影响,我从摄影开始。我想用自拍的照片创立一个网站,做得好像名人的网站一样。这是个人层面的。

更政治层面的,从同志视角来看,我想向所有人展示:用很少的一点点钱,一个人就可以获得之前那些名人花大价钱才能集聚的人气。假如要我说,我的网站比麦当娜的都好!2000年前我甚至开玩笑说我是2.0。99年远在MySpace出现前,我就开始创办一个关于我和我喜欢的音乐的网站。现在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网站,但在那时,我记得我开个人网站人们会觉得我很怪异。现在人人都这么做。我现在想的是升级成3.0版本。最初是平面设计,然后我转到网页设计;我使用摄影、视频和自己出镜,并不是因为我自恋,而是因为这是我手边最便利的资产。我給自己拍照,我撰写网络简介,《Ciao》让整个进程更进了一步:从个人网页,到拍视频,到拍电影。希望我做的一切能对电影产生螺旋推广效应。事实是现在我在旧金山认识的人比在家乡热那亚都要多。在旧金山我认识两百到三百人,大概几千人知道我和我在这儿的工作,尽管他们并不彻底清楚我是谁。

Guilln:成熟的网页个性化介绍是2.0版本的自然结果,它具有全球化潜力,既能带来回报,也容易使人上瘾。我很好奇假如没有了网络会是什么样子。还是让我们继续谈谈《Ciao》吧。我喜欢Jeff的异父妹妹Lauren是中国人的设计,出人意料并且很有意思。你怎么想到的?

Tan:人们都这么说。这个设计是我有意识的决定,因为我想跟熟悉的人一起拍这部电影。我认识饰演Lauren的Ethel Lung很多年,我的第一部电影就有她。Adam我也认识很久了。通过网聊我对Alessandro也了解得足够多。我想营造一种环境,就是我并不是在指导刚认识的演员,这些人都跟我有交集,这样在合作时我可以添加他们的个性特征到角色中去。Adam和Ethel已经是多年的老朋友,他们之间常常有一种兄妹情愫,我感觉很有意思。由于故事正需要一对兄妹,所以我就这样安排了。但我并没想过分渲染这个,我希望它显得普通随兴。Jeff的妈妈跟她的第一任丈夫离婚,然后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他们有了个女儿,就这么简单。

Guilln:确实简单,但非常有效的展示了多元文化。你们有讨论过Jeff和Andrea间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性质吗?我有时觉得他们会相爱然后整个故事有一个美好结局。但这太容易被预见,我并不希望这样。可结局似乎很近似。Alessandro,能谈谈卧室那场戏里你的角色Andrea为Jeff做了什么事吗?你对他们的感情怎么看?

Calza: 对于我来讲,我在电影中诠释的是与Adam间的复杂情感。我不想仅仅是演戏,我給自己和Adam的关系加入了很多因素,好帮助我们打破演员的隔阂。我不是说要和他发展一段真的关系,而是希望我们能发展出一种亲密的互动。Adam很有魅力,但他不喜欢流露自己的感情。当我们在片场时,我觉得很释放,因为我第一次离Adam这么近,我需要这样。我记得这是我们最后一场对手戏,也是这部片我最喜欢的一段。不是因为涉及性,而是因为这是我唯一一次做为朋友而不是演员这么靠近他。


Guilln:可在角色上你给我的印象是含蓄的那个,或者说欲望较少的那个。当他靠向你想吻你时,你后缩了一点点,端视他。感觉上你像是强势的一方,可以控制内心欲望的一方。你予他所需,抚平他的悲伤。

Calza:当时的情形很复杂。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做,这是Yen希望也是预期我们将演出来的。另一方面,我自己并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Tan:关于这点,我其实也不清楚!(笑)

Guilln:他俩非常的英俊,观众都屏息期待着。

Calza:这也是我们拍的最后一场戏,因为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Guilln:一般来讲,考虑到它充满情感困惑,我以为你们会首先拍这幕戏,这样接下来可以不用有顾虑。

Tan:假如演员存在争吵和相互憎恶,你这样做当然是对的。但我花了点时间思考,我究竟要把这幕戏拍成什么效果。剧本里面只有两句话。他们接吻然后搂抱对方。就这么多。这并不是需要大费周章的一出戏,结果我们在4分钟里一次过了。

Guilln:拍得真实感人而又细腻独特。不像是激情,更多是甜蜜而又忧伤的情感分担。最后没有落入大众预期的范畴。

Calza:我们是封闭拍摄的,我们想营造一种舒适感,不仅是我,还包括Adam。由于是最后一场戏,我和Adam聊了很多关于那幕戏的事,我们做为演员与剧情的冲突,相互的紧张感,等等。我想让电影变得更个人化。

Guilln:Adam怕你吗?

Calza:他是个很含蓄的人,他用更专业的视角看待表演。对于我来讲表演更多是种体验。

Tan:回想起来,角色与演员非常搭配。Adam扮演的Jeff是一个非常内敛和封闭的人,在那段戏中他需要完全放开,事实上Adam真的在拍摄中放开了。接吻是一种宣泄方式。我每次看到那幕,都能看到Adam不同往常的小差异,那些小动作和意思表示。

Guilln:我是这样解读那幕戏的:我觉得它表现了男人之间相互慰藉的本能,这种男性慰藉是男性独有的,情感通过矜持、积蓄最后宣泄一空。Alessandro,你的角色没有表现较多的情感波动,直到最后的机场时刻。那时观众已经意识到Andrea给予了Jeff不少,但因为没能见到Mark也失去很多。那个男人曾那么期待与他有感觉想要爱上的男人见面,然而却在实现前一刻梦想成空。那种幻灭感很沉重,我能感受到非常真实的同志经历在里面。

我欣赏你们在这部电影中的追求细节,那种安静氛围和细腻刻画。用一个懒惰的词形容就是徐缓,尤其是整个节奏。有传言说你显然不打算用《Ciao》作好莱坞的敲门砖?那你对电影的期待是什么?

Tan:让这部片获得媒体注意非常辛苦。首先,很明显我们是在拍一部小成本制作,我得自己充当推介人;但最大的困难在引起人们注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也是我感谢你采访的原因。至于我对电影的期待,我不像给自己太多压力去考虑电影是否获得认同,是否会再拍下一部,是否对我的执导生涯有帮助...我只想感恩拍摄的分分秒秒以及延续的时光,与观众的互动是我们迄今最大的收获。人们在放映大厅等着和我们交换意见,感觉非常棒;播出后的答疑则比较困难,因为电影在情感峰处嘎然而止,人们需要时间去咀嚼。几乎每次放映结束,观众都有被那一刻打动的情感流露。

Guilln:有计划拍续集吗?把Andrea带回Jeff身边?

Tan:我们讨论过这个,考虑把续集放在意大利,但经济不景气意味着电影拍摄会变得更昂贵。因此没有,目前没有拍摄续集的打算。我们想再聚一起拍一部电影,但是完全不通的故事。

Guilln:希望你把我刚才的提问当作是赞美,因为观众非常关心剧中角色。我个人觉得他们会保持联络,Alessandro,你觉得Andrea和Jeff将会发生什么呢?

Calza:要我来说的话,是的,Andrea会回到意大利,认真想想,然后邀请Jeff来,给彼此一个机会。尤其在那个吻滞后,我想Andrea意识到呢他和Jeff之间有着什么。

Guilln:分担忧伤可以培养出感情,当我牵手12年的伴侣因艾滋去世时,一个令我惊讶的事实是,那些我以为会帮助我的朋友并没有伸手,反而是完全的陌生人倾其所有予我慰藉。关于他们的故事却少有人讲述。也许是我一厢情愿,我希望能拍续集,因为这种感情太少描述。尽管Jeff和Andrea可能现实中不能成为恋人,但能否成为恋人远没有他们之间的深度互动重要。或许他们会因此加固与他们有交集的那个男人的情谊?

Calza:可能。在那一吻后我觉得Andrea会更加对Jeff有好感,即便只是慰藉而不是爱。在那么短的时间发展出那么一段情感纽带,会让人忍不住探究是否可以走得更远。当然这种刹那的碰撞不会让Andrea决定留下来陪Jeff,那不真实。

Tan:有趣的是,很多人告诉我他们都以为会是这样的结局:Andrea留下来,不回意大利了。我们从未考虑过这结局。

Guilln:作为电影人,我支持你颠覆观众期望的做法。观众的一厢情愿有必要被打破。正是电影的真实性让我感到惊讶。

Tan:本来的剧终是在车库门于Mark身后落下。我认为这是结束电影的完美一刻。但后来David Lowery说服了我创作一个新结局,就是通过一点点含蓄的表示把所有人串在一起。

Guilln:我非常喜欢片尾Jeff骑着Mark摩托的一幕,它表达了一个人如何将逝者融入自己生活。死亡真的只是人生的中途,就像爱尔兰俗语说的,它不是终点,只是通向未来的桥。在我伴侣去世后的几年里,我发现通过一些小动作我和他渐渐交融,比如盘好花园的水软管,清理屋顶的排水槽。我自问为什么会发生?因为爱和回忆。通过植入你眷恋的人的言谈举止,你成为了你不想放手的那个人。对我来讲这些回忆就像信仰一样虔诚。

Tan: 在最后一幕车库门落下后,我们觉得重新调入片头的场景会非常完美。开头的两个镜头就是结束的两个镜头,起过渡的是一枚戒指。我希望观众用积累的感触冲刷负面的情感空间。这完全是David的创意。

Guilln:调整后你俩下步有什么打算?

Tan: 我们下一个计划叫做"Croon" (低声吟唱)。

Calza:它与《Ciao》具有可比性,也是一部关于两个男人的电影。我们还在创作阶段。《Ciao》除了表达悲伤外,还是一部寻找能与期望映衬的电影,主人公无法在身边寻到因此异想天开的转向互联网。《Croon》则相反。它讲述了即便你向全世界寻找一些异想天开的东西,并对梦中情人有着详尽的幻想,最终会发现真爱只如初见。你无法具体形容,你不能付诸文字,你甚至无法自控。你不能说:我想要个拉丁裔,我想要个古巴人,我要跟我年龄相当的。最后当你发现爱有你不懂的魔力时已沉浸其中。

Tan:《Croon》是我们拓展创作能力的延伸,它的叙事比《Ciao》要松散,我们故意没有将所有情节写进剧本。我们想捕捉两个男人一见钟情的刹那感受,希望能激发观众回忆起他们初恋的样子。知道有时候一夜情并不只是关于性吗?是什么让它如此完美?

Guilln:我称之为"那时凝固"(illo tempore)。

Tan: 什么意思?

Guilln:意思是回到最初的地点,最初的时间,第一次的时间空间,就像回到伊甸园。可能是一夜情,也可能是20年的长期伴侣关系。完美与否取决于真实与否。这让我想起跟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一番谈话,我问他是否有意识的在拍摄中添加同志恋情,他回答,更准确的说法是他想颠覆一种西方的主流观点,就是将寻找爱情作为最终目标(无论是否真爱)。这不是可以强求的,人们缺少一种认知。西方人总是不断寻找,而东方人会认知他们正处在稳定恋情中,这种认知使恋情更持重。事实上这是我一篇关于西方同志文化的评议论题。我们的同志文化教我们这么思维:这个男的不够帅,他不够性感,不够健硕,着装有问题,挣的钱不多,我还是略过他寻找下一个。说实话这不独是同志现象而该是属于西方文化整体,但初级阶段的同志解放运动一直鼓励开拓多于承诺。最近更多人开始关注承诺和婚姻问题,但我年轻的时候人们谈得最多的是怎么狩猎男人。我们与完美的伴侣擦身而过,因为我们为欲望分心,不肯花时间去认识那些真人真爱。我们自我放逐于伊甸园,因此恋爱的感觉永远就像最初在那里的时光。我们什么时候有望看到《Croon》?

Tan: 呃 三年?(笑)或多或少。我不知道。我们也想尽快,不想拖得太久。

Guilln:会在德州拍吗?

Tan:  我们考虑在加州洛杉矶附近拍。

Guilln:不在旧金山?

Calza:  这里太漂亮,太容易分心。

Guilln:我可以带你看些难看的地方。(笑)

Calza: 我们想在纽约和洛杉矶平行拍摄。作为意大利人,这两个城市是我一想到美国就出现在脑海的两个城市。两个城市都很大很多人口,你可以匿名独自在其中生活。在Alan Parker的《名扬四海》里面一个角色就在他的公寓放歌,而脚下就是时代广场。纽约和洛杉矶的繁荣都市感能让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升华。曼菲斯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即使你独自在曼菲斯,这种孤独也不同于在纽约和洛杉矶。同样的,旧金山也总有一种人群围绕你的感觉。

Guilln:好吧。假使你会在旧金山拍摄,我可以去当个群众演员吗?让某个同志遛狗时顺手撩拨我的头发。

Tan:(笑)当然!


来源:QAF中文站

TOP

真是了解了很多东西,谢谢。

TOP

太棒了,不看不知道啊,原来他们拍戏的过程是那么有趣,又那么具有挑战。整个剧组都是一群可爱又有魅力的男人,真希望自己也是他们里的一份子。

TOP

确实国际化.
华人 美国白人 意大利人.

TOP

真还不知道竟是亚洲导演

TOP

谢谢 这么详细的报道,可以更加全面多角度的了解这部电影。

TOP

......
Guilln:有计划拍续集吗?把Andrea带回Jeff身边?

Tan:我们讨论过这个,考虑把续集放在意大利,但经济不景气意味着电影拍摄会变得更昂贵。因此没有,目前没有拍摄续集的打算。我们想再聚一起拍一部电影,但是完全不通的故事。
......
小P 发表于 2009-8-8 10:03

呼~ 幸好没拍续集, 还是留给观众自行想象会比较好. :s35

TOP

......
Guilln:我是这样解读那幕戏的:我觉得它表现了男人之间相互慰藉的本能,这种男性慰藉是男性独有的,情感通过矜持、积蓄最后宣泄一空。Alessandro,你的角色没有表现较多的情感波动,直到最后的机场时刻。那时观众已经意识到Andrea给予了Jeff不少,但因为没能见到Mark也失去很多。那个男人曾那么期待与他有感觉想要爱上的男人见面,然而却在实现前一刻梦想成空。那种幻灭感很沉重,我能感受到非常真实的同志经历在里面。
......
小P 发表于 2009-8-8 10:03

当Andrea溃堤时, 我的心也纠结在一起哩......:s06

TOP

......
Guilln:我非常喜欢片尾Jeff骑着Mark摩托的一幕,它表达了一个人如何将逝者融入自己生活。死亡真的只是人生的中途,就像爱尔兰俗语说的,它不是终点,只是通向未来的桥。在我伴侣去世后的几年里,我发现通过一些小动作我和他渐渐交融,比如盘好花园的水软管,清理屋顶的排水槽。我自问为什么会发生?因为爱和回忆。通过植入你眷恋的人的言谈举止,你成为了你不想放手的那个人。对我来讲这些回忆就像信仰一样虔诚。
......
小P 发表于 2009-8-8 10:03

有人认为这幕是代表Jeff终于抛开对Mark的思念, 不过我比较认同Guilin的看法.:s04

TOP

......
Tan: 在最后一幕车库门落下后,我们觉得重新调入片头的场景会非常完美。开头的两个镜头就是结束的两个镜头,起过渡的是一枚戒指。我希望观众用积累的感触冲刷负面的情感空间。这完全是David的创意。
......
小P 发表于 2009-8-8 10:03

我超喜欢这样的编排!
在《狗牌/Dog Tags》也是类似的手法, 这两幕都在我脑中徘徊不已~
David, 真有你的!:s03
1

评分人数

  • 小P

TOP

:s13小支持一下!!1

TOP

不错,很快乐的过程

TOP

才看完。。。很精彩。。。。很优。。。。。很值得。

TOP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呵呵!

TOP

“当我牵手12年的伴侣因艾滋去世时,一个令我惊讶的事实是,那些我以为会帮助我的朋友并没有伸手,反而是完全的陌生人倾其所有予我慰藉。”这句话倒是让我落泪了……
爱谁谁

TOP

很精彩的报道,很喜欢这电影

TOP

谢谢分享。
让我对这部电影的认识更近一步了,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觉得这部电影更真实了,虽然它本来给我的感觉就很真实。分担忧伤可以培养感情,同样的,分享创作(制作这部电影),分享想法(采访中的回答),分享心中的情感(电影所呈现的),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觉得这好像也是我们生命里的一个事件:Jeff的好朋友Mark去世了,Andrea来了,他们发生了一些事,而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他们周围的人,我们也许是邻居,也许是这个街道上便利店的售货员,也许是假期来到亲戚家度假的客人,我们看着这些,伤心着,为Jeff和Andrea失去Mark;欣慰着,为Jeff和Andrea找到和自己一样爱Mark的人,他们一起分享自己与Mark的经历,分享自己对Mark的感情。我们看着这些,我们的感情起伏着,像一条波动的线,最终形成人生中的一段记忆

TOP

非常感谢分享。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爱,一辈子都不够

TOP

要是中国也有同志影展的话,那真是不可想象。

TOP

Guilln:我非常喜欢片尾Jeff骑着Mark摩托的一幕,它表达了一个人如何将逝者融入自己生活。死亡真的只是人生的中途,就像爱尔兰俗语说的,它不是终点,只是通向未来的桥。在我伴侣去世后的几年里,我发现通过一些小动作我和他渐渐交融,比如盘好花园的水软管,清理屋顶的排水槽。我自问为什么会发生?因为爱和回忆。通过植入你眷恋的人的言谈举止,你成为了你不想放手的那个人。对我来讲这些回忆就像信仰一样虔诚。 ...


这个采访真的让我很有感触,采访人也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感触。这一段说的“动作交融”,很动人。还没看过《croon》呢,不知道出来了没,笑。

TOP

但愿早日看到他们的新作品

TOP

了解了很多东西,谢谢

TOP

希望可以看到他们更优秀,更成熟的作品

TOP

涨姿势了,还有相关请继续更行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