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讨论] BM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

刚刚看完第三季,或许没有一些朋友看得多,但是每次都是很认真的在思考台词,剧情,那些导演和编剧想要表现的东西。本来看完之后有一种幸福和温暖的感觉,喜欢故事里所表现出的那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BJ之间的爱情可能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J就不会在故事的开头出现的那么突兀,只有那双踩在水里的nike运动鞋预示着这个年轻人今后所要面对的事情。J就像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一样,追求着所谓的爱情,有时候这种爱情只是为了完成从青春走向成熟的一种工具,虽然爱的浓烈,但却没有方向。我承认BJ的爱情是美好的,幸福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就是真正的爱情呢?

      个人觉得,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不是BJ之间的爱情,而是BM之间那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爱情,那种永远也无法得到,但却是最可望得到的爱情。而前者只是后者的铺垫,为了衬托出到底如何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两个人在一起可以是爱情,两个不在一起也可以是爱情,而对于不在一起的爱情却更叫人心动。有些东西不是不想得到,而是不能得到,因为一旦得到,就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之前一切美好的想像都会在现实中化为乌有。

      看了一些人分析的文章,觉得说的不错,但是有谁是从爱情,或者说是BL的爱情来说的呢?我认识一个真正queer,他已经三十多了,他告诉我他曾经也是像J哪样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后来放弃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追求的只不过是年少欲望的一种宣泄,不明白爱情真正承载的东西。在他看QAF后,他明确告诉我“其实queer之间的爱情,大多数不是BJ之间的那种爱情,那只不过是给别人看的,而BM之间的感情才是queer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难题”。明明都很在乎对方,但为了某种难以名状的感情就是不肯迈出那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就这样互相的折磨着,直到筋疲力尽。这不仅是queer的困惑,也是爱情的困惑。

      除了亲情有伦理的强烈要求外,爱情,友情之间的界限本来就是非常模糊的。爱情可以是友情,友情也可以发展,或者直接就是爱情。B是爱M的,他之所以不去接近他,是因为他可以对任何抱着游戏的态度做爱,但对M他却不能,因为他知道这将是对M多大的伤害。他不能确定他能带给M什么。B清除的知道自己已经难以改变的性格和态度,所以尽管他是那么爱着M,但是他知道自己到底该怎样做。反过来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他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其他人身上,以不停的做爱麻痹自己,弥补自己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所以如果他爱J,也将可能是一种对M的替代。从某种角度上说,B并不爱J,而是因为M而爱J。就像实现中的一些人,因为不能爱某个人而去找另外一个人去替代心中的那个人,而对替代着来说这不能算是爱情,如果是,那么爱情也就不值得讨论了。陆游最终没有和唐琬在一起,但是他始终是爱着唐琬的。如果说陆游唐琬之间是被看得见的障碍所阻隔,那么BM之间则被更为残酷的东西所阻挡。

      BJ之间如果有肢体语言是别人所不了解而称其为爱情的话,那么BM之间就是通过心灵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BM之间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任何动作,因为他们已经好像是一个整体,彼此知道对方所要的全部。BJ之间的爱情是意识的作用,而BM之间的爱情却是下意识的作用。BJ之间有爱情,但这种爱情是不成熟的,或者说不是纯粹的。可能对J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B来说却是真实的。并不能因为J的理想就抹杀爱情的实在。

      就个人来说我为BM之间的那段感情感到痛苦,好几次联想到自己便不由的流下泪来。那种痛是说不出来的,欲哭无泪。我和她,从小一起长大,我喜欢她,遇到困难和喜悦都是第一个想起她,而她也是一样。尽管她有bf,我有gf,但是我们都知道彼此才是彼此真正爱情。可是总有一些原因使我们不能在一起,说不出来。可能是太了解对方的原因,当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总显得很特别,只要外人在的时候才能自然一点。似乎我们都在尽力不去碰触一些东西。

      虽然我的内心是希望BM在一起的,但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不可能。世间上总有一些人和事是我们得不到的,而得不到的却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恕我妄自猜测,这可能也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主题之一,这不仅是queer之间,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mephist at 2005-10-16 03:13:
我认为知心朋友式的爱情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我试验过很多次了,最近的一次刚失败了,
还在疗伤中呢。

如果说知心的爱情是可望而不可求的,那么也就是说爱情不是知心的。如果说爱情不能知心,那么还有什么是爱情,我有点迷茫了。

其实知心的爱情谁都想拥有,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不能达到那种地步。但是达不到并不能说明就不是,否则我们的追求还有什么意义。如果称呼对方的小名就算爱情的话,那么还有什么不是爱情。

      导演可能正是要坦诚的告诉我们,性不一定是爱情,烛光晚餐不一定是爱情,在一起也不一定是爱情。爱情有比浪漫,幸福,快乐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泰戈尔才会说:“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lanchercat at 2005-10-16 03:36:
看到楼主的陈述,我心目中那个专情到极致的BRIAN,竟然成了找替代品可怜人...............

正因为Brian专情,他才会去找代替品。正因为他深深爱着Michael,他才会和Justin在一起。如果认为他和Justin是真正的爱情,那才是对Brian专情最大的误解。

TOP

因為思念Michael的替代品Justin,而找一個酷似Justin男孩,怎麼想也不合邏輯吧!

我只是想问爱一个人到底是爱一个的外表还是那个人的本身?你不仅没有证明我的逻辑不合理,相反这反而暴露你所持观点的片面性。


必這麼麻煩,直接找本尊Michael不是比較快嗎?

我想如果爱情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么爱情就不会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而泰戈尔也不会写下哪样的话了。

bm是擦肩而过的一对,也许正因为他们的起点太高,所以不敢有所行动,而bj之间从陌生到相爱,起点低,反而敢于勇敢尝试.
我很高兴你能这样说,bm之间不是不爱,而是有太多的东西在阻碍。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kiii at 2005-10-16 11:50:



这个这个我米有看懂这个因果关系,泪水,我果然是文盲,如果楼主看完全部五季还是这个想法,那可能偶棉看的不是同一部电视剧em48

      我无意改变你的看法。我只是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喜欢某一个角色而破坏故事本身所要反应的观点和立场,我承认J看起来和B是很好,但是这种好只是一个表象,并不能说明什么,任何一对生活在一起的人都会有这种表象。

      从昨晚到现在差不多快把第四季看完了,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看完第五季后会产生如您所说的那种效果。但是我敢肯定,如果导演没有让BJ之间的爱情以更深刻的方式来表现,我想这可能有会有点困难。

       不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看得绝对是同一部电视剧,我保证!

TOP

首先,我不否认BJ之间存在着爱情,如果从绝对的方面看这是成立的。但是如果与BM之间的关系做个对比,那么这种爱情又是相对的。J对M的爱是纯真的,是理想化的,宁勿说是从旁观者的观点来看。越是最亲近的人越是不敢随便,越是小心谨慎的处理之间的关系。从故事的本身看也只有BJ在一起才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而BM之间的感情并不会导致他们最终在一起。B也是爱J的,但是一种对M的爱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否则等待B的唯一结果就是堕落。导演正是表现出queer之间那种明明彼此相爱却又必须都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而这也是queer在社会中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很多queer在不堪忍受社会的压力和情感的折磨,最终迷失了自己。如果B最终的堕落是必然的,那么J的出现则是很自然的改变了这一结局,这也是导演在逻辑上有意或无意的安排。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不得不承认BJ在一起才是即符合现实,又能带给人希望的结局。可能如果假设在现实中的话,那么BJ之间是有可能发生成熟的爱情的。但是这对于事情的本身没有多少改变,因为M将成为B心中永远的一座“断臂山”。

      其次,看了一些评论之后,觉得很多都不是真正从社会意义的层面上分析的,而是以娱乐的角度去看待BJ和BM之间的爱情,我想这对QAF本身便是一个误解。导演之所以敢在美国这个对queer相对保守的国家拍这样反应他们生活的片子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如果在参考导演本人的政治倾向和价值观后不难分析出导演拍摄这不电视剧的意图:尽力真实的表现queer们的世界,不美化,不丑化。尽力还原真实,尽力用queer的话语权去解释他们的世界。就爱情本身来讲其基本表现方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异性恋在长时间的统治下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意识形态,所以很多表现queer生活的片子都被打上异性恋的烙印,缺少queer本身自己的东西。正如现在流行的一些同人小说,完全是为满足一些异性恋而创作的。任何一个真正了解他们世界的人都会一笑置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导演QAF才能引起美国一些社会学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布什政府上台后,这是对布什政策的又一次抨击,这也是隐藏在QAF后更为深刻的原因。同Friends一样,QAF续写了美国进步思想在保守主义横行的美国又一次漂亮的反击。

      说实话,BJ之间的爱情更像是异性恋之间的爱情,这说明导演必须为片子的观众群作出一些妥协。如果艾美奖能够办法给QAF的话,那么它获奖的原因绝不是BJ之间爱情,而应该BM之间的那种饮恨终生,抱憾一生的爱情。正像李安“断臂山”里说的那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臂山,爱情的伟大性不是因为得到,而是得不到。只有在童话的故事中才会以“他们就这样幸福的生活下去”。QAF并不想表现爱情本身,因为这将降低它的社会意义,减少它的价值,也就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在任何一部青春偶像剧中都会看见BJ之间的那种爱情。QAF的意义在于真实的再现了queer的真实世界,揭示了当今世界对于少数人群,不仅仅是queer的权力的忽视。

      曾经修过性社会学,因此了解过他们的世界。正像佛洛伊德说的,其实每个人都是queer,只是这种潜在性被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限制而已。一旦发现自己,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展现。

      最后,BJ之间的爱情好看,但只是不现实,也没有价值。BM之间的爱情现实,但是却无法得到。这也是爱情本身的一场博弈,而它的结果是一个未知数。过多的讨论QAF中的爱情是不够深刻的,也将会削弱它的价值。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二度幻想 at 2005-10-16 13:24:
楼主既然承认BJ的爱情是美好的,幸福的,却又说这不是真正的爱情,难道真正的爱情就是楼主所谓的“BM之间那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爱情”?那是否说出口,在一起,幸福美好的爱情都不真实呢?不在一起才是真爱?那 ...

有时候幸福只是幸福的样子,这一点我前面也说过。

正是BM之间那种欲罢不能,似断难断,不思量,自难忘的感情才是更美丽的。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達達 at 2005-10-16 14:23:
在心理学,社会学,心理谘商,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科病学,小的也学过一些
但我不会这样分析BM和BJ
理论不绝对,因人也而异,旁人分析判断当事人,但旁人不是当事者

B大叔有没有遗憾?有没有把小J当成代替品?B ...

      恕我直言,你说了一大堆我不知道你想要说明什么,似乎除了说明你学过“心理学,社会学,心理谘商,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科病学”之外,与问题有关的你一点也没有涉及。那么矛盾在哪,说来听听,洗耳恭听。

      至于旁人,当然不是当事人,但你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吧。如果说我在揣测导演的意图,那么你就是在叙述你自己的意图。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BJ的fans,也可以继续勾画心目中BJ之间的爱情。但是就故事本身而言无益,

[ Last edited by 洛迦王子 on 2005-10-16 at 14:48 ]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lemoncc at 2005-10-16 14:24:
BM之间有一个情节挺关键的,就是michael回忆小时侯brian的父亲带他们两个去打保龄球的时候,当年少的brian情不自禁吻michael时,遭到brian父亲的斥责与辱骂,而当时brian的反应是推倒了michael,然后跑了.brian是个勇敢 ...

恩,觉得这样的分析比较准确。童年的体验使得B想爱而又不敢爱。从某种角度上说在QAF中最想要逃避的可能正是B自己。在潇洒的外表下却是一个破碎的心。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鄭喬方 at 2005-10-16 14:34:
原來我是竟是這麼膚淺,這麼遲鈍的人!!!
BJ之間讓我感動到不行的愛情,竟然不是真正的愛情,J 竟然只是替代品?
我從第一季到第五季看了N次了,竟然沒看出BM之間有那麼偉大,深刻的愛情?

三个问题。

第一,你自己本身是否是queer?

第二,如果不是,那么是否去真正了解过他们的世界?

第三,如果只是因为感动就可以判断爱情的话,那么很多地方都让我们感动,可是那就一定是爱情吗?BM之间有感动,但更多的是无奈,而这种无奈的才是queer真正的生活。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aimartotti at 2005-10-16 14:50:
都播完第五季了,居然楼主还在发这个主题~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我还回复了这个主题!

我认为这总比在播第一季的时候就开始讨论更合理。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達達 at 2005-10-16 15:00:


我沒有否定樓主的感同身受哦
楼主后来用性社会学来强化自己的推断
但我不会这样分析的BM和BJ

毕竟这种答案无绝对
祝你的BM在你的心里永留存……

谢谢你的祝福。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lanchercat at 2005-10-16 15:10:
楼主把在性社会学课中学来的理论运用到实处,以自己和自己的她的感情,异性恋的身份,异性恋的爱情来感同身受BM之间伟大的同性恋的情感,揣测同性恋导演的意图,这符合了理论联系实际地原理。

     “ 曾经修过 ...

哈哈,说得不错。不过我可以坦率的告诉你,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永远为一个人留着一个位置。尽管很爱现在的女朋友,但是他已经成为我心中的断臂山。我知道我们之间永远都是朋友,尽管和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可能不太一样。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lemoncc at 2005-10-16 15:23:
其实可以从ben michael的角度来说一下,你认为michael爱着ben吗?ben是否只是一个替代品(因为michael得不到brian)?
虽然bj的激情在燃烧式的爱情有时候让人觉得不太现实,但ben与michael之间的爱情还蛮实际的.ben非常 ...

恩,是这样的。

B和M都因为某种需要而爱着J和Ben,所以我认为这种安排是合适的,也是唯一的。可以预见J和Ben都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分别在B和M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过这些都是B和M对于爱情的一个终生的约定。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brijus at 2005-10-16 16:02:
我在这里给楼主回了帖,因为不甘心一大串东西埋没在回帖里,所以另外开了。
http://www.qaf1.org/viewthread.php?tid=14755&fpage=1

不过楼主的帖也放错地方了,应该转到讨论区。

      谢谢你的回复,虽然你列举了大量的剧情,但是没有太大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东西只是表面上的东西,这些我们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现在缺少的是从理论上的系统的论证。剧情大家都在看,感性认识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关键是如何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我理解同人女眼中的世界,也多少可以明白你想要传达给我的信息。你的这种论证是我在这里见到的最普遍的说明BJ之间关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看似借用大量剧情来为自己辩护,但是这种穷举法的最大障碍就是你无法列举出所有例子,只要有一个例子不被证明它的有效性,你的观点就不能成立。

       你可以认为BJ之间是有爱情,我也这样认为。但是如果你彻底否定BM之间的爱情,怎是荒谬的,不值一驳的。因为这简直是在犯一个连常识都不该犯的错误。前面我们只是在说故事到底如何阐述BJ,BM之间的爱情,而你这种观点实在无从说起。

TOP

一些人认为BM之间不是爱情而是友情,那么可否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在异性恋的世界里有一A男,B女。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A从小就对B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青睐有佳,B简直就是他心中的女神。而B也欣赏A的为人,欣赏他的帅气的外表和英俊的脸庞。两人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互相依靠。但是后来A,B都分别有了自己的爱人,A在听到B找到男朋友后顿时似乎有些怅然,有些失落,就好像有人拿走了属于他的东西。他无时无刻不注意着B的行动,有些话他想说但总也说不出来。我想没有人会把这种感情认为是友情。同样的,在queer的世界里,BM之间的关系就如同AB之间的关系,可是为什么这时却就否认它爱情的本质呢?
   
      我从不否认BJ之间的爱情,只是想说明这种爱情的根源和性质。正如网友dchx所说的“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Brian经历了被误解、被替换、被排斥,两个人都找到了各自的慰藉,Brian被别的人作为永远的需要了,Michael也不再盲目地尾随着Brian了,他们已经明白两人之间不需要占有和保护,他们的爱经过过滤和沉淀,已经在彼此的心里生了根。当Brian每一次回头的时候,都能看到那燃着荧荧烛火的角落,一片光亮。这是超越了情爱的爱!”。BM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他们已经不需要进行一般意义上的爱情的体验,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这种爱情。B爱上了J,M爱上了Ben,但是他们之间将永远为对方保留了心中的位置。

      至于“有一段话说得好:如果两个人不能在一起,不要找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爱得不够。”这种观点显然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观点。因为从个人的角度看,确实是这样的,只要双方抱着就是死也要在一起的态度,那么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事实上它忽略了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本身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就具体例子来说,M有一个那么爱她的母亲,为了M可以说他的妈妈付出了人生的全部去支持自己的儿子,如果M为了两人的爱情而无法面对他母亲的话,那么这种爱情就值得仔细斟酌了。一个人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他无法超脱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约束,如果BM都是孤身一人,那么也许这种说法是成立的,但可惜,现实中这种情况太少。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brijus at 2005-10-16 23:45:
唉哟喂呀我的老天爷,搞了半天,我写了那帖,你还在跟我讨论爱情、感情的看法…………

一定要把话挑明了说吗,编剧、演员、剧情都交代了,Brian并没爱Michael,你还在跟我举例说明……||||……

对不起,什么叫做挑明,我只是在论证。我已经在前面说了,你的些东西全部都是先前论证BJ爱情惯用的手段,看似花里胡哨的,不过没有什么合理的内容,虽然你列举了大量的剧情,但是没有太大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东西只是表面上的东西,这些我们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现在缺少的是从理论上的系统的论证。剧情大家都在看,感性认识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关键是如何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我理解同人女眼中的世界,也多少可以明白你想要传达给我的信息。你的这种论证是我在这里见到的最普遍的说明BJ之间关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看似借用大量剧情来为自己辩护,但是这种穷举法的最大障碍就是你无法列举出所有例子,只要有一个例子不被证明它的有效性,你的观点就不能成立。

       你可以认为BJ之间是有爱情,我也这样认为。但是如果你彻底否定BM之间的爱情,怎是荒谬的,不值一驳的。因为这简直是在犯一个连常识都不该犯的错误。前面我们只是在说故事到底如何阐述BJ,BM之间的爱情,而你这种观点实在无从说起。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nycup at 2005-10-16 23:48:
那个,这部剧是同志剧,为什么要用异性恋来假设?如果是异性恋的话,你认为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至于那个极端个人主义的观点,允许我晕一个。把爱人和母亲放在一个角度上比较从一开始就不妥当吧?

难道Ben当 ...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懂我写的,因为你的问题和我写的无关。我好像没有用假设来说明这部电视剧,我只是在我的假设范畴内作一个对比。你违反了矛盾的同一律,所以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其次假设的性质和说明的问题也和你的问题无关。也并没有把爱人和母亲放在一起了,我不知道是从那句话觉得我把母亲和爱人放在同一个地位了。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nycup at 2005-10-16 23:57:
一部戏,如果编剧的话都只是浮在表面上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内在的?如果编剧和演员的话都已经论证了这个观点,那么这还不能算系统的论证?
剧情的确大家都在看,问题是剧是编剧写的捏。
貌似没办法说下去了,我只 ...

呵呵,你的问题伯拉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人类如何从话语的表象上升到真实的理念世界。至于近代不妨读点当代西方戏剧史。简单的说台词可以证明,但也可以什么都证明不了。所以既然台词本身不是确定的,那么就不能用台词去证明的什么。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nycup at 2005-10-17 00:01:

这种情况你难道不是把Brian和Deb放在天平上Michael挑选?
如果你没有这个意思,那么你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
我可真不明白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挑选的问题,你如同再问他们掉进水里而应该去救谁这类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这是人性的问题,不论是B还是D,他们都已经是M的全部了,谈何挑选。

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爱情不是无限的,它的超越不是无条件的,它有他的界限。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brijus at 2005-10-17 00:01:
楼主啊..你现在要对付的不是我..……

我怀疑如果编剧站到你面前说..Brian不爱Michael..你可能都会回答...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一部作品一旦被完成,不论是书,理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它的意义就已经不限于作品的本身,这是一个被解读,被分析的过程。作家的创作是一个感性的过程,理性只是内部的原则,是深藏在感性之中的。很多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可能自己都无法注意到以后所要面对的问题。

       开玩笑的说。编剧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他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同时,B到底爱不爱M,或许当一个人有了切身感受后自然就明白了。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tsen0627 at 2005-10-17 00:10:
離題越來越遠了~

台词本身不是确定的,那么就不能用台词去证明的什么。

我們看劇情最主要的來源是對話吧!連台詞都否認掉了,不知道樓主到底是在看什麼?

请注意我并没有否定台词,我只是说台词是不确定的。更没有跑题,因为你们论证的基础就是台词,怎么能说跑题了呢?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nycup at 2005-10-17 00:10:

真抱歉,我只读过近代的英美文选史,也修过一点法国文学,可以代表西方戏剧史吗?我虽然读莎士比亚读得比较多,可是没办法说我读过当代西方戏剧史捏……
可是,我有一个疑问,我们现在在讨论的是台词问题吗?
...

呵呵,你还没有证明编剧怎么就确定B爱M了,怎么就把责任推到编剧身上了。你的工作不是想证明编剧的意图是B不爱M的吗?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nycup at 2005-10-17 00:15:

人性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在做选择,无论你做什么,你选择了一条路,走下去,如此而已。
况且这个问题不是我提出来的,是你举了这个例子。
而所谓的全部,真抱歉,一个人的全部只能是他自己,M难道可以和Deb或者 ...

错了,人不是因为存在就是人,人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因为我是人就天然的具有。人的存在不是先天的,这是一个后天证明的过程。只有当被证明你具有人的特征你才是人。人是要作出选择,但这种选择是有条件的,不能超越历史的,社会的范畴。一个人永远不会只是他自己,那么他的存在将变得毫无价值,他价值来自被证明。而证明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至于人类社会中间,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tsen0627 at 2005-10-17 00:18:


台詞是不確定的?那請問什麼才是確定的?

提出台詞論證你說是不確定的,那請問你的觀點的立足點在哪裡?

就电视,电影作品来说,确定只有人物之间的事实关系。但这只是分析问题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结合社会文化环境,时代背景对其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抽象。也就是说符号,本身并具有意义,符号的价值在于代表符号之外的东西。所以只有通过进一步提炼才能把握其中的本质。我的论点以抽象后的意义为基础的。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