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0974
- 帖子
- 622
- 主题
- 14
- 精华
- 0
- 积分
- 2801
- 零花钱
- 824 元
- 阅读权限
- 160
- 在线时间
- 114 小时
 
|
回复 17# 的帖子
大家都是针对电影说事,这样的方式挺好的,所以不存在谅解与否的问题,呵呵。
您看得很细,想得也深,可以单独拿出来做一篇漂亮完整的影评了。
深入下去,我都觉得自己有道德洁癖了。再说了,谈论自己恐怕没什么意思(我是说自己)。不过,看人待物,无一不与自己的性格、视野、阅历相关,所以从结论上考究,还是归结到个人的身上。那么还是说两句吧。我并不排斥阴暗的一面,因为那是“不阴暗”的反面,可以起到反衬的作用,让人去反思,去珍惜和追求正面的东西。这是一点。另外,潜意识里,还是希望看到温暖的、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作为同志,一路下来,恐怕会有比“常人”多些的波折吧,起码在心理认同、感情的寻求等等要折腾一番的。或许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样的顾虑,就不在我所了解的范围了。
以上是题外话。回到这部电影,我确实不喜欢,但也没有像您所说的原因是“因为一部影片将这些东西呈现出来就说影片本身不好”。我在一楼的帖子里, 是这样说的——
爱的食粮——爱,飨之以青春,奉之以激情,收获的,却未必是甜蜜,有可能是禁果。片子大部分是一条直线的叙述,让镜头显得很单调。paul对钢琴家的爱,因为缺少细节的衬托,显得可信度小。也许是因为他年轻,硬,直,冷。如果说他对钢琴家有所爱恋,大约是我愚钝,从他的表情我读不出来。他对待母亲的态度,和对那个不怀好意的经纪人的妥协令人不爽。当然,那是青春期的逆反和迷茫,及期待自由的挣扎。可以理解,不能接受。故事的最大亮点,不是其中引人注目的裸体,不是时而快乐、时而痛苦的恋情,不是背叛之后的愤懑,也不是一连串无聊的谎言——而是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完全的付出。有这样的爱在支撑,是所有儿女的幸福,尽管有很多时候无法感受得到,或者忽略了。Paul是幸运的,哪怕他终了都没有醒悟。因为他年轻,可以有时间有激情去闯荡去接受挫折。谁说最后他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比如爱情,比如事业。而那个钢琴家和经纪人,他们原本是一对,最后也还在一起。只是,他们老了,在一起,也许是感情的余烬和平淡,更也许是伪装在支撑着两个人的感情。他们的悲哀在于自己,逃避,谎言。
——不喜欢的原因已经包含在里面了(还有一个就是钢琴家不帅,哈哈)。不优秀的原因,应该是“大部分是一条直线的叙述,让镜头显得很单调”和paul性格的刻画,及“paul”的演技和他与钢琴家情线的描述。然后就是咱们针对这几点开展的辩论。
我的太极推手“看同一物件,从各自角度观察思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此刻我们的反应大抵如此。重要的不是谁说服谁(我的本意不是说您要说服谁),而是分别表述自己的观点,对电影有多角度的认识。这也相当于读书一样,对作品的一种鉴赏吧”,让一切都回到原点。 |
-
2
评分人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