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

本帖最后由 baiweiphi 于 2009-8-24 11:01 编辑

《王尔德》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是部编年体的叙事电影。如果看过王尔德本人照片的人,定会认为导演是个精益求精的家伙,他选择了一位长得极像王尔德的演员出演该角色,据说这演员在英国是属于演技派的。
       忽略王尔德生平其他,单就他与情人博西(Bosie)的关系。说来奇怪,如果一位自称同性恋的男人竟与其同志爱人没有性交,人们或许大都会表示怀疑。因此,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博西)与王尔德交往而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jjijian者(当时尚未产生“同性恋”这个概念)。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结果王爾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影片对这段历史有详尽交代,以至于我认为它的篇幅占了影片大半而削弱了整部影片的平衡,因为这样一个话题不足以表明王尔德是一个怎样传奇的人。
       人们愿意把爱情想成柏拉图式的,我想王尔德也同意这样做,影片通过他的眼睛总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的观察、品味、沉思、冥想,博西不足以引起他最敏感部分的生理反应以至于他可以当面看着博西和另一个男人做爱而无动于衷!但是,这种静观本就有着一种高傲的冷酷,它否定了感觉世界,这个人间纵欲的世界;欲望的世界不一定完美,可鄙夷欲望世界却是某种不明智的冷漠。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气质上的差异是件有趣的事情。希腊一位哲人(Pythagoras)曾说有三种人在一个社会中,正象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的也有三种人一样。那些来作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高一等的是那些来竞赛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这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是相反的。譬如在一场足球赛里,有近代头脑的人总认为足球员要比观众伟大得多;而超女中疯狂的粉丝们的集体融化也表明歌者的个人魅力。罗素说过:“近代关于真理的定义,例如实用主义的和工具主义的关于真理的定义,就是实用的而不是沉思的,它是由于与贵族政权相反对的工业文明所激起的。”显然,王尔德属于前一种情况,因为他是静观的,如同他那个时代一样。
       最后说几句博西的扮演着裘德•洛,他是个不错的演员,lip-curl、sexy chin-dint等等细节精致,形象本就给了好的印象分,这是使我想到《双城记》Charles Darnay母舅的那张a face like a fine mask。
1

评分人数

  • 牛奶罐

Crush

  • 三国群英传私服
  •